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节(2 / 2)

&esp;&esp;“娘娘身体关系国家社稷,岂能交由他来治疗。”

&esp;&esp;“陛下也定然是看出了此点,才会将他撵出宫去。”

&esp;&esp;“那些御医定是为了推卸责任才会如此,逼一逼他们,定有办法医治娘娘的。”

&esp;&esp;朱标点点头道:“我知道了,明日我会再去太医院。好了,我要处理政务了,你先退下吧。”

&esp;&esp;吕氏又说了几句宽慰的话,就起身离开。

&esp;&esp;只是她没发现,朱标看着她的背影,眼神里充满了复杂之色。

&esp;&esp;真的是你吗?

&esp;&esp;陈景恪舍近求远,非要去御药房拿药,朱元璋直接将朱雄英带到宫中治疗。

&esp;&esp;之前他太过激动没有想那么深,等冷静下来立即就察觉到了问题所在。

&esp;&esp;他是实权太子,朝中大小事务都要经他的手。就连锦衣卫的动作,他都知道的七七八八。

&esp;&esp;自然也能察觉到,这两天锦衣卫一直在围绕东宫做小动作。

&esp;&esp;换成别的太子,肯定会认为这是皇帝在防范他。

&esp;&esp;然而朱标却深知自家父亲不会怀疑自己,那么锦衣卫在查什么?

&esp;&esp;他不蠢,心中已经有了答案,一个他不敢也不愿意相信的答案。

&esp;&esp;一个是他的嫡长子,一个是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女人,手心手背都是肉。

&esp;&esp;他内心非常痛苦。

&esp;&esp;罢了罢了,就让父亲处理吧,但愿这一切都只是误会。

&esp;&esp;之后他就将精力都放在了政务和母亲的病情上,犹如鸵鸟一般,不再过问别的事情。

&esp;&esp;事实上,当他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,在内心深处已经做出了选择。

&esp;&esp;而此时,关于小神医揭皇榜救皇孙的故事,也传遍了应天府。

&esp;&esp;第12章 大幕开启

&esp;&esp;皇宫很难有真正的秘密,无名少年揭皇榜救皇孙,很快就传的沸沸扬扬。

&esp;&esp;可以说只要是人群聚集的地方,就有人谈论这个话题。

&esp;&esp;只是信息渠道受限,大家知道的并不详细。

&esp;&esp;能确定的就是,揭皇榜的是一个少年,具体年龄不清楚。

&esp;&esp;有说十七八岁的,有说十二三岁的,还有说七八岁的,一个比一个夸张。

&esp;&esp;救皇孙的过程也是版本不一。

&esp;&esp;什么御医欺他年幼,一通比试折服所有人。什么皇孙已经濒死,被他一通九九还阳针给救活了。

&esp;&esp;还有说皇孙已经咽气了,他一颗还阳丹给救活了。

&esp;&esp;更离谱的是,黑白无常来勾魂,被他给撵跑救下皇孙……

&esp;&esp;其中最兴奋的就是说书人了,编了各种各样的版本讲述。

&esp;&esp;什么遭遇冤情揭皇榜告御状,什么揭皇榜救皇孙受重视娶公主,什么神仙受天命拯救皇孙……

&esp;&esp;百姓还就吃这一套,别管多离谱,都听的津津有味,然后开始传播。

&esp;&esp;因为版本不同,争论也就出来了,大家都想证明自己听到的是真的,对方听到的是假的。

&esp;&esp;为此争论的面红耳赤,甚至有人大打出手。

&esp;&esp;等差役过来一问缘由,也是哭笑不得,教训一顿之后就将人撵走了。

&esp;&esp;百姓不知道内情,将此事当成茶余饭后的故事,权贵官僚却不同。

&esp;&esp;他们通过各种渠道,已经还原了部分真相。

&esp;&esp;为父伸冤揭皇榜,成功救下皇孙。

&esp;&esp;皇帝设计在牢里守株待兔,抓住前来灭口的凶手,成功扳倒礼部尚书。

&esp;&esp;这种只存在于话本里的故事,竟然真实的发生了。

&esp;&esp;但这都不重要,真正让大家惶恐不安的是,此事还没有结束,而是刚刚开始。

&esp;&esp;赵瑁已经被禁足,锦衣卫正在对他进行全方位调查。

&esp;&esp;有人认为他咎由自取,想找个普通人背黑锅结果踢到铁板。

&esp;&esp;有人窃喜,赵瑁及其党羽被清理,就会空出很多位置,自己就有机会了。

&esp;&esp;也有人对他怨愤不已,自己惹出的祸端,连累到其他人。

&esp;&esp;赵瑁自己也是懊悔不已,想找个普通人背黑锅,怎么就找了个神童?

&esp;&esp;对找人的赵尽忠也是愤恨不已,如果不是这个狗奴眼瞎,自己怎么会沦落至此?

&esp;&esp;到现在为止,大多数人还只是以为,赵瑁是因为杀人灭口才被禁足调查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